2025年1月2日 星期四

防災士

 

  • 114-01-02擴大推動防災士培訓 提升全民防救災能力


  • 內政部今(2)日部務會報安排消防署及替代役管理中心報告「防災士培訓與成果報告」案,部長劉世芳表示,為落實總統「全社會防衛韌性」理念,擴大全民防救災量能,內政部自107年起推動防災士培訓,從村里擴展到企業、民間組織及公部門機構建構地區災害韌性,也於去(113)年下半年率先中央聯合辦公大樓完成防災士培訓,並推廣至立法院、考試院、經濟部、交通部等機關,訓練對象涵蓋國家重要設施(CI)工作人員、機場、臺鐵、高鐵、捷運站營運人員、經濟部所屬事業機構、大樓管委會、村(里)長及村(里)幹事等,截至去年底防災士培訓已逾4萬0,811名,從11歲至89歲,男性2萬1,777名【53.36%】、女性1萬9,034名【46.64%】,有助強化自主防災能力,建立民眾自助互助社區網絡。




    劉世芳表示,為持續積極擴大推廣防災士培訓,今(114)年起,內政部將協助役男取得防災士證照,預計培訓7萬8,650名常備役、現役及備役替代役役男,經過學科及急救技術測驗合格者發給防災士結訓證書及識別證,提升役男個人、家庭及社會自救互助能力,同時可協助社區、企業及團體建立防救災機制,提升災害防救應變效能。

    劉世芳特別指出,後續中央各部會、直轄市、縣(市)政府及19家培訓機構賡續辦理防災士培訓,並將計程車司機、8層樓以上大樓管委會、保全人員納入防災士培訓,預期今年防災士培訓人數將大幅推升,有效厚植全民防災觀念與自主應變能力。在113年12月24日總統也特別參訪新北市板橋區協作中心開設演練,防災士未來更將結合全國鄉(鎮、市、區)公所各1處防災協作中心機制,以民間力量有效協助災時公所之各項行政庶務與人力支援,用自助互助精神降低災害損害及影響,強化社會防禦韌性。


    內政部擴大培訓防災士 強化全社會災防韌性   院會議案


    卓揆:導入全社會防衛韌性理念 擴大防災士培訓 落實參與地方防災協作中心機制

    行政院長卓榮泰今(5)日於行政院會聽取內政部「防災士培訓與運用推動」報告後表示,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是現階段政府的重要施政,防災士的投入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,有助提升民眾風險意識及災害專業知識。卓院長請內政部結合社政、民政、警政與民間團體,共同擴大防災士的培訓;同時,未來應持續朝組織化與制度化方式納入防災士的能量,並落實防災士參與地方的防災協作中心機制。

    卓院長指出,臺灣位處地震、颱風等天然災害頻繁威脅的地理環境,為建立民間與企業參與災害防救機制,內政部從107年起開始推動防災士培訓與認證制度,至今已培訓逾3萬多人,包括將替代役與常備役均納入培訓,對於提升民眾的風險意識及災害專業知識,具正面效益。未來應持續朝組織化與制度化方式納入防災士的能量,並落實防災士參與地方的防災協作中心機制。

    卓院長強調,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是現階段政府的重要施政,如何擴大參與、強化國家關鍵基礎設施的安全,防災士的投入是不可或缺的一環。請內政部結合社政、民政、警政與民間團體,共同擴大防災士的培訓,活化訓練課程,並導入全社會防衛韌性的理念,吸引更多民眾參與,讓防災士成為政府防災、救災最可靠的協力夥伴。












    內政部於今(5)日行政院會報告「防災士培訓與運用推動情形」,部長劉世芳表示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有34.9%民眾是災時自行脫困,31.9%在家人協助下逃生,28.1%則在鄰居或朋友幫助下才逃離災難,依此寶貴經驗致使各國政府除強化公部門的災害防救量能外,亦逐漸重視民眾自助、互助的能力,因此內政部積極擴大推廣防災士培訓,並規劃於明(114)年底前,完成全國5萬名防災士的訓練,強化民間自主救援能力。

    劉世芳指出,政府自107年起推動防災士培訓,推廣對象由早期村里已擴大至企業、民間組織及公部門機構,截至今(113)年8月底止,全國累計已培訓3萬0,376名防災士。為擴大推廣防災士培訓,內政部以領頭羊身分,在今年7至8月間於所在的中央聯合辦公大樓,完成400人培訓,更規劃在9月完成立法院及考試院約150人的訓練,並已協調交通部、經濟部及中華電信等機關(構)推廣防災士培訓工作。另替代役暨社會韌性訓練執行中心已規劃114年新訓及備役召訓替代役接受防災士訓練,共同提升災害防救量能。

    此外,劉部長也親自在8月份拜會佛光山敦請參與防災士培訓,希望借重宗教力量共同強化災害防救韌性,佛光山表示將全力配合內政部在嘉義地區的921國家防災日演練,從雲嘉南地區的佛光山寺院、信眾展開防災士推廣。

    劉世芳強調,內政部除會持續在政府機關推廣外,未來也會持續推動企業防災,希望企業員工有一定比例能取得防災士資格,並納入ESG目標,讓企業能邁向永續經營,並期盼各界不論身分職業,一同參加防災士訓練,增加災防知能,才有能力幫助自己也幫助周遭親友,發揮防災士培訓最大效益。



    沒有留言:

    張貼留言